第一届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论坛在渝召开
11月12日,第一届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论坛在渝召开,科技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教授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还包括英国卢瑟福.阿尔普顿实验室Eric Yang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尚智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王大洲教授、国家天文台郑晓年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周辉等。
与会学者合影
孙冬柏副校长致开幕词
本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强国,共有11位学者作了会议报告,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与政策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尚智丛教授认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国家目标密切结合,需要在多部门、多领域开展协同创新,进而形成世界级的公共大型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在政策建议方面,应当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集群效应,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引入代管权竞争机制,探索并形成“国家主管部门—大科学中心”的两级管理体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金铎研究员指出了当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包括“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管理、评价机制、大型科学设施与中小型仪器设备研究之间的衔接等方面,建议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和研发机制。北京科技大学的孙冬柏教授从国家实验室的重大战略意义入手,通过对中、美、英、日等国家实验室政策的分析,从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角度对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机理和概念研究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大洲教授挖掘了基础研究和大科学工程的概念内涵,重新界定了二者之间的重要联系,认为尽管存在大科学与大科学工程合一的情况,但大科学不等于大科学工程;大科学工程既可以支撑大科学,也可以支撑小科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徐文超副研究员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回顾了中国大科学工程的发展历程,用历史的方法追溯了中国大科学工程的起点——“两弹一星”工程,并从理论上诠释了大科学工程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两弹一星”工程如何带动中国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并塑造中国的大科学模式。北京科技大学的彭锐副教授对基于现金流的科技基础设施的投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对投资效率进行评估的开放性模型,论述了这类模型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金铎研究员作会议报告
徐文超副研究员作会议报告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案例研究方面,英国卢瑟福.阿尔普顿实验室的Eric Yang教授对英国哈威尔ISIS散列中子源装置与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的数据开放政策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国家应当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长期的和富有前瞻性的投资。国家天文台的郑晓年研究员以其亲身经历,对我国刚刚落成的FAST工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着重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分享了FAST工程的建设经验包括队伍建设、接口处理、成本工期控制、制度建设,招标/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若干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显明分析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标准治理模型,认为在设施的法人主体、多主体共建、建设期与运行期的过渡等方面,相关的制度还有再进一步完善的余地。北京科技大学的乔黎黎以上海光源为例,分析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和由关键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研制开发组织网络,认为研制开发组织网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有效组织模式。
论坛结束后,与会专家召开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科技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下设分支机构,致力于落实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战略,凝聚科技基础设施有关高校院所、科技政策界、管理界的广泛智慧,围绕科技基础设施政策和管理研究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全面提升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可持续支撑发展能力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