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装置介绍
    • 组织机构
    • 建设历程
    • 联系我们
  • 实验条件
    • 多相流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 高温高压水汽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 自然大气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 特殊地域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 力学-化学多场耦合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 极端/多因素耦合环境材料损伤试验装置
    • 工程结构材料损伤仿真试验系统
    • 开放共享配套设施
  • 用户服务
    • 资质
    • 仪器设备
    • 预约实验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专家人才
    • 标准建设
    • 会议
    • 最新消息
  • 国际合作
    • 合作交流
    • 学术会议
  • 招生培养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培养
    • 导师队伍
    • 国际师资
    • 外专课程
    • 研究生会
    • 就业工作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公告信息
    • 北科新闻
    • 前沿动态
    • 媒体关注
  • 党群工作
    • 党群机构
    • 党群动态
    • 班团动态
    • 学习园地
    • 职工风采
  • 人才招聘
    • 招聘传信
    • 简历投递
En 旧版本入口
旧 En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介绍
    大科学装置
    组织机构
    建设历程
    联系我们
  • 实验条件
    多相流腐蚀
    高温高压腐蚀
    自然环境腐蚀
    路面工程与科学
    力学与结构工程
    极端多因素腐蚀
    仿真试验系统
    开放共享配套设施
  • 用户服务
    专业资质
    仪器设备
    预约实验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专家人才
    标准建设
    学术会议
    最新消息
  • 国际合作
    合作交流
    国际会议
  • 招生培养
    通知公告
    研究生培养
    导师队伍
    国际师资
    学科建设
    评奖评优
    就业工作
  •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公告信息
    北科新闻
    前沿动态
    媒体关注
  • 党群工作
    党委概况
    党建动态
    学生工作
    学习园地
    职工风采
  • 人才招聘
    招聘启示
    人才政策
首页 科学研究 专家人才
专家人才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专家人才
  • 标准建设
  • 学术会议
  • 最新消息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专家人才
  • 标准建设
  • 学术会议
  • 最新消息
专家人才
  • 孙冬柏 Sun Dongbai

    教授 博导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首席科学家

  • 个人简介

    孙冬柏教授于1982年在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获得无机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随后在1982年1月至1986年8月期间就职于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担任助理工程师,从事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1992年9月至2000年6月,孙冬柏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攻读腐蚀与防护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任教期间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1993年4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秘书长助理、常务理事和秘书长。2000年6月至2017年8月,孙冬柏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先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项目建设指挥部(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科技处处长、校长助理、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还于2007年4月至2017年8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项目建设指挥部(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从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孙冬柏教授在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深圳)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南海研究院院长和“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此外,他还于2018年10月至今兼任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管理委员会的第一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以及中山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方向的首席科学家。自2020年6月至今,孙冬柏教授还担任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的院长,并于2020年10月至今在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他在材料腐蚀与防护、表面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参与、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中石化总公司/中石油总公司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等。此外,孙冬柏教授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总装预研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87件,获多项科技和教育教学奖励。

    目前,孙冬柏教授是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NCMS)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以及中山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方向的首席科学家,并担任担任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的院长,同时担任“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MASF)建设指挥部的首席科学家。

    研究兴趣:

    1. 工程结构材料失效过程与安全评价

    2. 钛及钛合金涂层制备与评价

    3. 钛-钢复合板制备与评价

    4. 多相流腐蚀过程及电化学检测评价

    5. 材料失效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6. 工业设备装置的腐蚀评价

    7. 工程材料腐蚀控制技术与强度寿命评估

    8. 高超声速环境模拟与材料性能评价

    9. 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

    10. 非晶纳米薄膜材料的形成机理、性能控制及应用研究

    重要科技奖项

    1. 获奖人姓名:孙冬柏、王美玲、八木晃一、冯强、陆永浩;获奖项目名称:一种长时连续工作蠕变持久试验机;获奖年份:2017;获奖类别:中国专利奖;获奖等级:优秀奖。

    2. 获奖人姓名:王文瑞、孙冬柏、陈爽、黎敏、张佳明、陈正武、阳建宏、李猛、魏龙、滕光蓉、陈力、赵飞、齐新华、刘亚东、刘福佳;获奖项目名称:高超声速环境下多源载荷与材料构件高温变形的原位检测方法及应用;获奖年份:2022;获奖类别: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3. 获奖人姓名:孙冬柏、金莹、艾轶博、蒋灵武、程远;获奖项目名称:交叉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创新培养体系的创建;获奖年份:2017;获奖类别: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4. Dongbai Sun, IUMRS Frontier Materials Scientists Award 2022

    获奖人姓名:孙冬柏;获奖年份:2022;获奖类别: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奖;获奖等级:卓越科学家奖(个人奖,全球年度共8人)。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1. 空化场中纳米镍基合金材料高速电化学还原制备机理研究(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汽蚀过程中的电偶作用机制设想及其验证(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化学镀非晶态合金沉积机理及耐蚀性研究(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科技部研究项目

    1. 极端特殊环境下材料及构件试验评价科学装置研制与应用(课题来源: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

    2. CRH3型关键铝合金车体材料研制(课题来源: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3. 我国重大工程结构与材料失效事故与安全服役技术标准的调查(课题来源: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

    4. 非晶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极端条件下的性能研究(课题来源: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5. 高耐蚀耐磨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材料及制备技术(课题来源: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项目)

    6. 中国基础研究政策与区域基础研究发展研究 (课题来源:科技部)

    教育部研究项目

    1. 高耐蚀耐磨纳米材料及表面涂覆技术(课题来源: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2. 空化场中镍基合金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机理研究(课题来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表面纳米技术工程及产业化研究(课题来源: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

    企业研究项目

    1. 高级别钢管道在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课题来源: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

    2. 普光高含硫天然气腐蚀机理及材料评价研究(课题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轴箱体材料测试(课题来源:南方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4. 普光气田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技术研究(课题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 新型高耐蚀耐磨热喷涂层技术及示范应用(课题来源: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

    主要荣誉: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国家级一、二层次“百千万”人才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主要兼职: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年)专家组:总体专家组副组长、材料领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装备JY材料专家组成员等。

    GF科工局:评审专家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表面工程》《材料保护》等杂志:编委

    北京表面纳米技术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主任

    教授课程:

    硕士、博士生课程

    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腐蚀科技进展、电化学专论 、工程材料寿命预测

    本科生课程

    金属腐蚀学、缓蚀剂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门导论

    著作:

    与他人合著:《金属腐蚀学》  ---该教材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材奖

    与他人合著: 《金属防腐蚀技术》

    发表文章:先后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100余篇被SCI、EI收录。

    【1】Yue, D.; Jiang, X.; Yu, H.; Sun, D. In-situ fabricated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 on titanium alloy as highly stable and durable super-lubricated surface for anti-biofouling in marine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63(2023): 142389.

    【2】Si, Y.; Liu, H.; Li, M.; Jiang, X.; Yu, H.; Sun, D*. An effici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based drug delivery platform for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osteogenesi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640(2023): 521-539.

    【3】Yuan, Y.; Yuan, S.; Wang, Y.; Li, Q.; Deng, Z.; Xie, Y.; Ke, Y.; Xu, J.; Yu, H.; Sun, D.; Xu X. Nan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uper Duplex Stainless Steel 2507 Aged at 500°C. Crystals, 13(2)(2023): 243.

    【4】Zuo-Jiang, S.; Yu, H.; Jiang, X.; Gao, W.; Sun, D*. A thermal field FEM of titanium alloy coating on low-carbon steel by laser cladding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452(2023): 129113.

    【5】Wang, Y.; Yu, H.; Wang, L.; Li, B.; Li, M.; Sun, 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the surface film on Fe-xCr alloy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corrosion and biofouling revealed by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lid State Ionics, 388(2022): 116078.

    【6】Si, J.; Gao, W.; Xu, X.; Wang, S.; Yu, H.; Sun, D*.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erformance of laser-cladded titanium alloy coating on mild steel.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 33(2022): 104779.

    【7】Zhang, C.; Yu, H.; Sun, D*.; Liu, W. Fabrication of Multi-Material Components by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atings, 12(11)(2022): 1683.

    【8】Zhang, C.; Yu, H.; Sun, D*.; Liu, W. Ultrasoni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Metals, 12(11)(2022): 1912.

    【9】Li, Z.; Yu, H.; Wen, L.; Sun, D*. Influence of Applied Load and Sliding Velocity on Tribocorrosion Behavior of 7075-T6 Aluminum Alloy. Metals, 12(10)(2022): 1626.

    【10】Si, Y.; Liu, H.; Yu, H.; Jiang, X.; Sun, D*. MOF-derived CuO@ ZnO modified titanium implant for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ability, oste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19(2022): 112840.

    【11】Wang, S.; Gao, W.; Hu, K.; Li, Z.; He, W.; Yu, H.; Sun, D*. Effect of Powder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on Appearance and Performance of Titanium Coatings Prepared on Mild Steel by Plasma Cladding. Coatings, 12(8)(2022): 1149.

    【12】Wang, S.; Meng, F.; Wang, L.; Yu, H.; Sun, D*. The Effect of Ru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γ′ Phase in Ni-Al-Ru Alloys. Materials, 15(9)(2022): 3344.

    【13】Wang, S.; Wang, L.; Meng, F.; Yu, H.; Sun, D*. Quantitative study on Ru local atomic structure in Ni-Al-Ru ternary alloy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909(2022): 164766.

    【14】Ren, L.; Wang, S.; Xu, J.; Zhang, T.; Guo, Q.; Zhang, D.; Si, J.; Zhang, X.; Yu, H.; Shoji, T.; Sun, D*. Fouling on the secondary side of nuclear steam generator tub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stud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590(2022): 153143.

    【15】Jia, W.; Ren, L.; Xu, J.; Wang, S, Shuoji, T, Guo, Q, Zhang, T, Zhang, D.; Yu, H, Sun, 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3O4 fouling and NiFe2O4 oxide layer in the secondary circuit of nuclear steam generator. Surface Science, 717(2022): 122001.

    【16】Zhang, D.; Yang, C.; Liu, D.; Liu, Y.; Zhou, P.; Ren, L.; Sun, D. Achieving the synergy of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 doping La2Zr2O7 ceramics for thermal protection coatings: Experiment 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163(2022): 110606.

    【17】Ren, L.; Ding, Y.; Cheng, Y.; Nong, J.; Wang, S.; Wang, S.; Zhang D.; Qin Q.; Shuoji T.; Sun, D.; Xu, J. The microstructure evolving and element transport of Ni-based laser-cladding layer in supercritical water. Corrosion Science, 198(2022): 110112.

    【18】Si, Y.; Liu, H.; Yu, H.; Jiang, X.; Sun, D*. A heterogeneous TiO2/SrTiO3 coating on titanium alloy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ntibacterial, osteogenesis and tribocorrosion propertie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431(2022): 128008.

    【19】Gao, W.; Wang, S.; Hu, K.; Jiang, X.; Yu, H.; Sun, D*. Effect of laser cladding speed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tanium alloy coating on low carbon steel.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451(2022): 129029.

    【20】Li, Y.; Meng, F.; Yuan, R.; Huang, G.; Sun, D*. Devitrification of Al-Ce Amorphous Ribbon Investigated Using In situ High Energy X-ray Diffractio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35(1)(2022): 157-162.

    【21】Zhao, F.; Liu, F.; Sun, D.; Zhu, R.; Dong, K. Behaviors of Supersonic Oxygen Multi-jets with Various Preheating Temperatures.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Proces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Science, 52(2021): 2626-2641.

    【22】Zhang, D.; Yu, H.; Wang, A.; Wang, Q.; Ren, L.; Hu, P.; Sun, D*. Achieving the synergy of superior damage tolerance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2D C-f/ZrB2-SiC composites via fiber heat treatment.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556(2021): 149807. 7

    【23】Zhang, D.; Yu, H.; Wang, A.; Hu, P.; Ren, L.; Sun, D*. Abla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s of 3D C-f/ZrB2-SiC composite applied in long-term temperature up to 2400 degrees C. Corrosion Science, 190(2021): 109706.

    【24】Xu, C.; Zhu, Y.; Liu, W.; Bao, F.; Liu, E.; Huang, F.; Wen, L.; Jie, Y.; Sun, D*. Hydrostatic pressure effects on corrosion behaviour of X80 steel in artificial sea water. Corros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6(2021): 383-391.

    【25】Ren, L.; Xu, J.; Pan, S.; Yu, H.; Zhang, T.; Shoji, T.; Li, N.; Zhang, D.; Sun, D. DFT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Fe2+ /Fe3O4 (111) and OH-/Fe3O4 (111) dur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n the steam generators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617(2021): 126393.


友情链接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心概况
    中心介绍
    大科学装置
    组织机构
    建设历程
    联系我们
  • 实验条件
    多相流腐蚀
    高温高压腐蚀
    自然环境腐蚀
    路面工程与科学
    力学与结构工程
    极端多因素腐蚀
    仿真试验系统
    开放共享配套设施
  • 用户服务
    专业资质
    仪器设备
    预约实验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专家人才
    标准建设
    学术会议
    最新消息
  • 国际合作
    合作交流
    国际会议
  • 招生培养
    通知公告
    研究生培养
    导师队伍
    国际师资
    学科建设
    评奖评优
    就业工作
  •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公告信息
    北科新闻
    前沿动态
    媒体关注
  • 党群工作
    党委概况
    党建动态
    学生工作
    学习园地
    职工风采
  • 人才招聘
    招聘启示
    人才政策
版权所有 © 2023 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 100083 网站维护: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总访问量: